(皇宫)
雍正:诗书倒是很通,甄远道教女有方,只是不知你是否担得起这个名字,抬起头来。
太后:秀女姓甄,犯了皇帝名讳。
甄嬛:禀太后,当年臣女父亲为官,圣祖康熙看见父亲姓名,说姓甄好,听着像忠贞之士,以此作为勉励。
雍正:先帝的意思朕明白,儿臣倒想起一件事,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甄氏出美人,甄宓就是汉末的三大美人之一。
太后:走上前来,还算端庄。
雍正: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香减玉消,紫荆城的风水养人,必不会叫你玉减香消,旁边那个秀女叫什么。
公公:苏州织造孙株合之妹孙妙青,年十六。
雍正:孙妙青殿前失仪,拉出去,永不许再选秀。
公公:嗻,甄嬛留牌子,赐香囊。
孙妙青:皇上,皇上。
甄嬛:想留的没能留,不想留的却偏偏留下。
沈眉庄:能进宫是多少人巴不得的福气,你又何必叹气,况且你我一同入宫,彼此又能有个照应,这会子宣旨的太监已经去了,甄伯父必定欢喜。
甄嬛:眉姐姐,我当真不是有心的。
沈眉庄:我知道你不是有心的,可是老天爷有心啊,他不忍叫你明珠暗投。
甄嬛:可是皇上,孙妙青只是胆小而已,并不是大错。
沈眉庄:天子威重,孙妙青是太不稳重了。
姑姑:两位小主请留步,奴婢奉命送两位小主出宫,恭贺两位小主荣获宫嫔。
侍女们:出来了。
浣碧:不知道怎么样啊。
流朱:是啊。
甄嬛:姐姐保重。
沈眉庄:妹妹也是。
流朱:来。
雍正:嬛嬛一袅楚宫腰。
苏培盛: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雍正:让她进来吧。
苏培盛:嗻。
皇后:臣妾前来恭喜皇上,贺皇上又得佳人。
雍正:皇后何出此言。
皇后:宫中已经传开了,今日选秀,皇上龙颜大悦。
雍正:只是泛泛之辈中,总算有一两个质素尚可的。
皇后:岂止尚可,听说沈自山的女儿很有当年敬嫔的风范,而甄氏却长得活脱脱就。
雍正:只是眉眼处有几分相像罢了。
皇后:有几分相似已经是很难得的了,恕臣妾多嘴,皇上准备给甄氏什么位分哪。
雍正:给个贵人吧。
皇后:贵人,好,就贵人吧,除了前头满军旗的富察氏是贵人,蒙军旗的博尔济吉特氏也是贵人,汉军旗秀女中正好也有两个贵人了。
雍正:还有一个是。
皇后:沈贵人,沈自山的女儿,沈自山的官位可比甄远道要高,虽然皇上重视汉军旗,可是满蒙联姻是旧俗,汉军旗有两个贵人,这样做会不会太过显眼了。
雍正:那就给甄氏正六品常在吧,汉军旗的嘛,入宫位分不宜太高。
皇后:皇上明鉴。
雍正:虽然是个常在,朕还想给她个封号。
皇后:那就叫内务府拟了封号来看。
雍正:不用,朕已经想好了,你来。
皇后:莞,臣妾记得在唐诗春词中,好像就有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之句。
雍正:朕觉得甄氏莞尔一笑的样子,甚美。
(甄府)
甄嬛:流朱,是不是快到家了。
流朱:是啊,小姐你看,好热闹。
大家伙:来了来了来了。看见了,看见了。来了,恭喜贺喜呀,恭喜,恭喜贺喜呀,恭喜恭喜。
甄嬛:父亲。
甄远道:臣甄远道携全家参见小主。
全家:小主吉祥。
甄嬛: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快起来,快起来。
甄远道:小主不可,这不合规矩啊。
浣碧:小姐现在是小主了,老爷是应该向小姐行礼的。
甄远道:对呀。
甄嬛:流朱,浣碧,快把父亲母亲扶起来,快起来。
甄远道:谢小主恩典。
甄嬛:外面风大,进屋吧,进去再说。
甄远道:小主请,小心脚下。
甄嬛:女儿不孝,不能承欢膝下。
甄远道:起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