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可凡:丽颖好。
赵丽颖:曹老师,您好。
曹可凡:我们今天可以边喝边吃边聊。
赵丽颖:谢谢。
曹可凡:你现在是住在上海吗?
赵丽颖:对。
曹可凡:对上海是个什么样的感觉,所以你算是一个新上海人。
赵丽颖:适合我现在的状态,觉得非常安静,街道可以散散步,比较惬意,就是节奏放慢了。
曹可凡:现在上海话能听懂吗?
赵丽颖:听不懂,我觉得上海话太难了,真的,我听了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听懂的方言,简单的还行。
曹可凡:简单的还行,孩子能听上海话吧?
赵丽颖:能听。
曹可凡:说会说吗?
赵丽颖:会说一些吧。
曹可凡:今后可以邀请朋友来这儿,感受一下老上海的味道,因为它是一个一百多年的老建筑,所以这是一个代表老上海的建筑,跟新上海其实是可以对照着来看的。
赵丽颖:对,其实觉得老上海有很多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我现在也很喜欢旗袍,就很想对上海的历史有一些多的了解。
曹可凡:其实你可以演一个关于上海题材的民国戏。
赵丽颖:对,很有想法。
曹可凡:而且你这个样子还是有点像南方女孩子的这种味道。
赵丽颖:现在突然间慢慢对这个有了兴趣。
曹可凡:是吧。
赵丽颖:有了一些概念,然后也希望可以有一个角色,能够融入到老上海的传统里面。
曹可凡:将来你要拍老上海的剧,希望你可以到这儿来取景,先来感受一下。
赵丽颖:当然。
曹可凡:应该说你跟上海还是很有缘,跟上海白玉兰奖这样一个权威的奖项也很有缘,其实翻看一下你过往的经历,你的三次白玉兰奖提名,从《花千骨》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直到这次的《风吹半夏》,所以这个奖应该说是一直关注你的成长。
赵丽颖:对,因为它很奇妙,正好每一次都是处在我人生非常有转折的一个时间节点,就觉得有一些不同的感触,就觉得它在每个时间节点,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鼓励,或者是一个继续拍戏的动力。
曹可凡:你觉得从花千骨,盛明兰,一直到许半夏,这三个人物对你意味着什么?
赵丽颖:就是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一个心境的,或者是经历的一个折射吧,从理想到现实。
曹可凡:而且我觉得这三个戏三个角色,代表着不同的剧的类型,可以看出你的成长。
赵丽颖:从角色上面,其实它多少会有影响,我有很多生活当中,或者人生阅历当中一些不懂的事情,其实我从我所饰演的角色身上,还有这个故事身上,都会找到答案。
曹可凡:其实你跟很多从专业院校出来的演员相比,有你的特殊性,你觉得自己在演戏的时候,是不是在准备的时候,就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精力,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方法吗?
赵丽颖:我的方法其实是比较笨拙的,其实就是希望跟角色融为一体,他们说这是体验派吧,我也觉得,我很享受,因为每一个角色的遇见好像是一个缘分,或者是,都会觉得这个故事真实发生过,这个角色这个人真的存在过,其实每次都会觉得是一个自己的真实经历吧,我觉得这种方式可能最容易感染到屏幕外面的人,因为始终隔着一个屏幕,你怎么让大家会真正地跟你一起进入角色,去看这部戏,看它的故事,还要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可能我反而会选择这个方式,对于我来说是比较纯粹的,可能也是我比较擅长的。
曹可凡:你觉得过往自己的一些生活经历,对于演角色带来一些什么样的滋养。
赵丽颖:其实反而是角色在滋养我,我自己的经历可能不见得有我故事里边的人物经历得多,所以是一个很新奇的体验,有时候觉得,我好幸运,我可以成为一个演员,我演了各种古代,现代或者超现实,有很多这样很奇妙的人生去体验和经历,更多的其实是从这些角色身上去体会的,反而现实当中可能自己就想简简单单,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普普通通地上班下班,或者是在楼下喝一杯咖啡,一天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去了,希望我不经历那么多起起伏伏,大悲大喜,或者是劫,或者是难,我就可以有一些感受,或者觉悟,或者进步,是比较好的,从角色里面,戏里面去体验这些,真到现实当中,我说我不一定有那样的承受力。
以上文字稿由【幕析图像】视频硬字幕提取软件识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