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在荒野之中点燃一团火,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将陋其地,弗能居也。
汉字“悟”的结构,左边是“心”,右边是“吾”。37岁这年,王阳明到底如何用自己的“心”,“悟”出了一个怎样的“道”呢?
从贵阳往西北38千米,就到了修文县的龙场镇,在明朝的时候,这里叫作龙场驿,王阳明穿过晓行夜宿的万水千山,穿过无辜罪臣的屈辱与疼痛,穿过五十五首赴谪诗,穿过五百年历史时空,走到了这里,化作一尊巨大的雕像。
从富庶的鱼米之乡浙江,到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王阳明一直生活在文人士大夫的世界里,而他的悟道之地,却是这个当时在地图上,都难以寻见的偏远村寨。
我在猜想,是不是恰恰这种空间和阶层的落差,成为某种催化条件,触动了王阳明的顿悟呢?为了体验那种心理上的落差感,我随缘走进龙场镇阳明村的一户农家,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这里和我所到过的其他中国农村,应该几乎没什么不同,我此刻的感受,其实肯定跟王阳明初到龙场的感受有云泥之别。
正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508年早春,王阳明到达龙场,在他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只有土著山民居住的小村寨,一片未经开化之地,王阳明此行的职务是龙场驿驿丞,冯梦龙的《王阳明靖乱录》中这样描述,王驿丞初来乍到的情景,居无宫室,惟累土为窟,寝息其中而已。廖寥数语,看起来十分凄凉,而对几次死里逃生的王阳明来说,在一片崭新的土地上亲手搭建栖身之所,无异于重新建设一次自己的生命宫殿。《吕氏春秋》里说,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从小就志存高远的王阳明,在一个自己,未曾料想的情况下,真切地体会到近在眼前的生存细节。
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也许王阳明,正是从自己亲手铲起的一捧土中,发现了大地的意义。
茅草遮顶,垒土成阶,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披荆斩棘,斩下的荆棘围成茅屋的篱笆,王阳明就此安顿身心,这一年,他37岁,时下社交媒体里流行那种,倡导农耕之乐,劳作之美的短视频,给世人呈现出一种令人羡慕的返璞归真的新田园生活,我担心我们想象着演绎出来的这一段王阳明生活情境,会被大家认为很美好,甚至心向往之,但被贬到边远之地,绝境求生的情况,跟那些网红种菜晒美图带货,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当然,面对艰苦局面,当时的王阳明内心,还是相当乐观而且从容的,他会为自己动手熬一锅粥,与家仆分而食之而获得喜悦感,只有在一次上山采野菜的时候,王阳明流露出思乡之情,而不觉泪下。
他写了首诗叫《采蕨》,其中有一句,游子望乡国,泪下心如摧,让人不禁心生叹,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贵州是一个多雨的地方,王阳明的草木结构建筑处女作,不得不迎接风雨的检验,低矮的茅屋既漏风又漏雨,王阳明的思绪,时常飘到黄帝和尧帝所处的上古时期,他想到,当年尧帝的宫殿,跟自己现在住的草屋一样简陋,可尧帝的仁德却像太阳的光辉,沐浴其中的人民都会被感化,王阳明把龙场当作上古时期的理想乡,因此他虽身处逆境,也能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