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曾经蒙受的耻辱能够遗忘吗?有的人可以在一时的安逸中偷生,而有的人为了信念一路奋战,慷慨赴死。
公元1140年,北宋灭亡后的第13个年头。38岁的岳飞压抑着满腔的不甘和愤懑,给南宋皇帝赵构写下了这一封信。微臣观察金军重兵全部集结在开封府。经过几场败仗,他们锐气骤减,胆寒心惊。根据情报,他们准备放弃资助,逃回黄河以北。如今天下豪杰与我军一心,各路人马舍命杀敌,可谓天时地利,强弱分明。这样的大好机会失不再来,绝不能轻易放过。陛下。这个机会,岳飞等待了13年。
公元1125年,金军挑起战火。两年后,北宋都城开封陷落。宋徽宗和他的大儿子宋钦宗被俘虏,赵氏皇族和王公大臣3000人,还有超过10万的受难百姓被金军押往遥远的北方。繁华一时的开封城,人口从几百万骤减到几万人。
这一年,岳飞24岁。他的家乡河南汤阴县就是这场战争的重灾区。五都山河破碎,尸横遍野,岳飞的报国之心开始燃烧。幸免于难的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今天的河南商丘称帝。南宋开始。
农户出身的岳飞投奔赵构麾下,开始了报国之路。陛下金军素来以为我们软弱,抵挡不住他们,可以趁此麻痹大意之时攻击他们。苟且偷安的想法,会让宏图大志消失殆尽,有愧中原百姓的期望。这是岳飞24岁时第一次上书给赵构。此时的岳飞只是一名低级军官,他根本没有资格向皇帝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