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巴论》
——20170917(前21分钟)
表演者:高峰 栾云平
高峰:谢谢大家。观众朋友太热情了,刚才俩年轻演员说的多好啊。
栾云平:是。
高峰:说完上后面吃热的去了。
栾云平:真吃了。
高峰:这个年轻演员现在来说都比我们那个时候说得好,会得多。
栾云平:您也客气。
高峰:为什么呢?赶上环境好。
栾云平:对。
高峰:他们今年都20出头,您看我们20出头的时候,相声不像现在这么火爆,不像现在这么景气。
栾云平:可不是吗。
高峰:那个时候喜欢相声才是真喜欢相声,热爱相声艺术,打小就喜欢,慢慢听,下功夫,给大家演出。那时候观众也不多,不像现在这么踊跃,那时候有时候观众来个三五位,十位八位的很正常,也得给大家演出。
栾云平:那当然。
高峰:后台作为演员来讲,一看节目单今儿有自己特别地兴奋,就盼着跟观众见面,给大家演出。
栾云平:练兵了。
高峰:好多人找我们来想学相声,学相声不是谁都可以学的,也不是托关系走后门儿,你就能上台演出,不尽然。
栾云平:是。
高峰:首先老师得考察考察,看看条件合不合格,有几种条件不行那就说不了相声。
栾云平:什么样呢?
高峰:你比如说说相声眼神就有毛病不行,近视眼问题不大,赶上对眼麻烦了。
栾云平:对眼儿。
高峰:对眼儿,两个眼睛的黑眼珠往一块儿对,往中间找。
栾云平:差点儿意思。
高峰:对眼儿说相声,观众不听他的内容,让他一鞠躬,一看这对眼儿,观众就笑了。
栾云平:是吗?
高峰:而且这笑还止不住。
栾云平:您来来。
高峰:对眼儿说相声都这样,一鞠躬,这回给您说段相声,您看这个相声讲究说学逗唱是不是?
栾云平:您止不住了。
高峰:你说这么说相声,观众谁还听啊?尽看他模样可乐了。说得好坏人没听见,对眼儿说不了相声。
栾云平:干扰。
高峰:斜视也不行。
栾云平:斜视。
高峰:斜眼儿,斜眼儿是一个眼往里一个眼往外,往一个方向偏斜。
栾云平:对。
高峰:斜视。
栾云平:可难了。
高峰:比方说看人吧,往这边斜也有,往这边斜也有。比如说朋友见面一聊天,斜视看你这么看,你要在眼前,你这样脸对着脸,看不见,你得这么着,脸看着那头才能看见这朋友。大哥你挺好的吧?你怎么不找我玩儿去?哎,大哥你别走啊。哦,没动。他一晃脑袋,他以为人家走了呢。所以这个斜眼儿说不了相声。斜眼儿有斜眼儿的好处。
栾云平:怎么了?
高峰:斜眼儿可以当诗人。
栾云平:啊?
高峰:大诗人,这个有很多人他往这边斜着促进脑子发育,可能是。他有的诗人就是斜视。
栾云平:哪个诗人是斜视?
高峰:古代的名诗人啊。
栾云平:谁呀?
高峰:你看,陶渊明。
栾云平:有这么一位。
高峰:有名吧?陶渊明,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斜眼儿啊。
栾云平:你见过照片是怎么着啊?
高峰:那年头哪有照片儿啊,他那诗里头自己写出来了。
栾云平:是吗?
高峰:诗里写出来了。
栾云平:怎么写的?
高峰:有这么两句,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您注意听着,看是不是斜眼儿,陶渊明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斜眼儿。
栾云平:这是名句。
高峰:你想这道理呀。
栾云平:怎么就斜眼儿了?
高峰:采菊东篱下,在东边这儿采菊,悠然见南山,他看着南边那山,斜眼儿。有研究,反正有研究。
栾云平:那叫胡批。
高峰:斜眼儿当诗人可以,说相声队伍不要斜眼儿,斜眼儿就更热闹了。另外嘴里有毛病也不行。
栾云平:那是。
高峰:咬舌,贱舌,大舌头,结语,这都说不了相声。尤其那大舌头,大舌头很多咱们中国特有的这个声音儿化音,儿化音说不了。
栾云平:是吗?
高峰:比如说儿化音举个例子吧,人旁边挂一个儿,那得说人儿,门,旁边挂一个儿字,那得说门儿,人儿,门儿,神儿,盆儿,大舌头一说搞笑了。
栾云平:怎么说?
高峰:人门神盆。
栾云平:说出来难听。
高峰:说着费劲。有这么一句话叫,针儿尖儿笔管儿点儿跟眼儿。
栾云平:全是小字眼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