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西游》
苗阜:亲爱的观众们,大家……
苗阜、王声:过年好!
苗阜:非常高兴又来到咱们安徽电视台。
王声:嗯。
苗阜:我们这老朋友了。
王声:对。
苗阜:您看这一到过年呐,大家都喜气洋洋,张灯结彩。
王声:新年嘛。
苗阜: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过年的方式。
王声:年俗不一样。
苗阜:再往小的说呢,每家每户,每个人过年的方式都不一样。
王声:各有特点。
苗阜:你比如说吧,有些人喜欢在家里团团圆圆的。
王声:过年团聚嘛。
苗阜:有人喜欢到外面吃饭去。
王声:现在流行这个。
苗阜:也有人出去旅游去。
王声:出国的也有。
苗阜:王声老师,我想问问您呐。您到过年有什么特别的风俗吗?习惯。
王声:我个人呐。
苗阜:您个人。
王声:不好意思说。
苗阜:哦?
王声:我每年过年喜欢拿一部以前看过的传统名著啊,再翻一遍。
苗阜:每到过年您还看书。
王声:哎。
苗阜:我想问问今年您准备看什么书啊?
王声:这不猴年了嘛。
苗阜:明白了。
王声:明白了。
苗阜:猴年了,那您一定看的是《七龙珠》。这个《七龙珠》我也挺爱看的,里面这个……
王声:你等会,等会。哎,哎。
苗阜:天津饭啊是什么?
王声:《七龙珠》是传统经典吗?
苗阜:不是吗?
王声:什么传统经典,《七龙珠》像话吗?
苗阜:从小就开始看《七龙珠》。
王声:从小看也不算传统经典啊。
苗阜:那您看的是?
王声:您都说出《七龙珠》了,您想不起《西游记》吗?
苗阜:哦,您看的是《西游记》。
王声:对。
苗阜:现在谁还看《西游记》!
王声:嗯?
苗阜:这《西游记》太经典了,不用看这书,《西游记》记在心里,长在手上。
王声:怎么长在手上的这玩意。
苗阜:就是只要想看《西游记》,眼一瞪,手一抬,那书页刷刷刷刷就跟过电影似的,呲啦就过去了。
王声:您说的这哪是看书?这整个科幻电影啊这是。
苗阜:对呀。《西游记》不就是科幻电影嘛,科幻书籍。
王声:你等等,都都人笑话你,你听见没有。
苗阜:怎么了?
王声:《西游记》是神话故事,那有科幻的事这里头?
苗阜:这点啊你跟我抬不了杠。
王声:怎么的?
苗阜:我研究《西游记》比你深刻。
王声:那也不能说它不是神话作品,是科幻作品啊。
苗阜:人送我外号叫“西师”啊,你让各位观众看看。
王声:你等会,等会,你让各位观众看看,西施就长这模样啊。
苗阜:什么西施长这模样。
王声:那西施还自带一个叉什么玩意儿这是。
苗阜:研究《西游记》的大师。
王声:“西师”。
苗阜:在我看来,《西游记》不是神话。
王声:为什么不是神话?
苗阜:因为这里头最重要的两个神话人物没有好好地描写。
王声:最重要的两个神话人物没有好好的描写。
苗阜:对,《西游记》里有两个这个,人家叫神话界的大咖。
王声:大咖?
苗阜:大V,大boss,通通都没有。
王声:不是,就是两个主要的神话人物没有好好地描写。
苗阜:在《西游记》里没有大写特写。
王声:没有突出。
苗阜:哎。
王声:哪两位呢?
苗阜:我说出来怕吓着你。
王声:我没有那么胆小。
苗阜:你站好了,听我跟你说,眼睛瞪大了听啊。
王声:眼睛瞪大了听得着吗?
苗阜:五官是通的。
王声:您说就完了。
苗阜:你听好了。雷公电母。
王声:谁?
苗阜:雷公电母,俩神话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