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更多内容
易中天和罗翔关于《人性是什么》讨论的文字稿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5-05-06 | 28 次浏览 | 分享到:


易中天:那人性到底是什么?

罗翔:所以这可能也是在人类历史上,一直以来的一个基本的争论,就是关于德性论跟功利论的争议,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一直就有过这样的讨论,而在中国的春秋时期,也有过这样的讨论,关于义和利的讨论,换言之就世界上有没有正义的问题,正义是人类的发现,还是人类的发明,还是一套纯粹的说辞,那你要用诡辩论者,或者说相对论者,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就认为,正义那就是强者的利益,所以不要去谈什么正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以没有正义,强权即真理,但是苏格拉底不这么认为,苏格拉底认为正义是客观存在的,什么是正义,正义就是那种最好的东西,它行为本身是好的,而且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只不过一定能够带来好的结果,往往是我们经验世界中,肉眼不可见的,可能是要超越经验才能看到,那回到我们中国语境下,也一样,那儒家跟法家一个最大的争论就在于,儒家认为仁义是客观存在的,仁义是跟天道有关的,那商鞅就认为仁义就是搞笑,谈什么仁义,人没有仁义,只有赤裸裸的利益,人跟人之间就是互相利用的,还谈什么仁义,所以商鞅就认为儒家这一套很虚伪的,本来就是利益,你非要谈仁义,一个人给我打电话,说罗翔好多年没见面了,我说说借多少钱,这是法家的观点,它认为一个人跟你套近乎,一定是有利益追求的,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还是一样,这个人的批语很明显,他不是儒家的立场,他是赤裸裸法家的立场,认为真小人远比伪君子要好得多。

易中天:不,他是,毛宗岗父子的批语,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的,真小人比伪君子好得多,但是,毛宗岗父子是儒家法家,我们另当别论,实际上他们自己认为他们是儒家。

罗翔:这就搞笑了。

易中天:对,因为,因为他们那个时代没有人说自己是法家。

罗翔:不敢说。

易中天:他们都说自己是儒家,儒家跟法家它其实,确实有义利之争。

罗翔:对。

易中天:那孟子就讨论人性是善还是恶,而跟孟子争论的人,是主张人性无善恶,就是人性就是一张白纸嘛,叫食色性也,食色性也就是,要吃饭,要上床,这是本性,那么儒家就认为,如果这就是人性的话,人和动物没区别。

罗翔:对。

易中天:儒家只是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道德,有礼仪,有秩序,有规范,动物没有,那么到了荀子,他就不一样,人荀子不这么认为,荀子认为人性要分两部分,一部分就是你们说的要吃饭,要繁衍,对吧,那个是叫动物性,他称之为性,另外还有一种善,那是社会性,他叫伪,所以荀子的观点叫化性起伪,就是要通过善去改造恶的本性。

罗翔:对。

易中天:那到了韩非子,韩非就是把人性归为你刚才说的,利害关系。

罗翔:对,也就是儒家的大师教出了一个最大的法家的学生。

易中天:对对对,但他这个变化是有它的历史原因的,因为在孔子的时代,春秋晚期,说礼坏乐崩,虽然礼坏乐崩了,礼乐还在。

罗翔:对。

易中天:到了韩非是战国未年,战国末年确实就是道德完全崩溃,完全的就没有底线了。

罗翔:是,韩非子的观察,他其实具有一定的经验性的意义,因为他是基于对人性的一种经验性的观察,但是这里面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什么,就是经验性的观察,它一定是部分的人类经验,或者说经验性的观察,永远是互相矛盾的,我们在经验的观察中经常会发现,好人有好报,马上又有人说你胡说八道,好人根本没好报,因为经验世界它总是充满着矛盾,有人看到了比翼鸟,马上就歌颂爱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那马上又有人说胡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就是每一派,它都有经验性的追求,这就是为什么康德认为,经验世界充满着令人作呕的大杂烩,他说人的道德观念,一定不能建立在经验意义上,因为通过经验意义,所建立的道德,永远是不稳定的,但是我自己始终是觉得,像我学习法律,法律它要追求公平和正义,那于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公平和正义是不是纯粹的利益计算,还是在利益计算之外之上,会有一种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但它确定存在的一种东西。

易中天:这又是有争议的,你存不存在那个东西,也是有争议的。

罗翔:就是这些东西我们永远没法去证明,你只能选择去相信,你是相信世界有天理,还是认为世界全都是利益,这其实取决于你的相信。

易中天:取决于什么?

罗翔:你的相信,苏格拉底跟色拉叙马霍斯,他们的一个著名的讨论,那苏格拉底就问色拉叙马霍斯,你认为一切都是利益,色拉叙马霍斯说,对一切都是利益,那于是苏格拉就问他,那什么叫好的医生,那色拉叙马霍斯说这很简单,好的医生就是得名得利,名利双收叫好的医生,如果一个医生穷得叮当响,那根本就不是好的医生,那马上苏格拉底继续追间,那什么叫好的老师,那色拉叙马霍斯又说,好的老师也必须是名利双收,如果穷的叮当响,就不叫好的老师,那于是苏格拉里就问他,那按照你的标准,衡量一个职业的好坏,只看结果意义上的名利,那就没有必要区分任何专业了,因为所有专业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所以我们不需要区分任何专业,因为我只需要学赚钱专业,我将来要找的工作就是赚钱,我也不需要学法律,不需要学医学,不需要学文学,我只需要学赚钱学,所以苏格拉底就提醒色拉叙马霍斯,他说我告诉你,什么叫好的医生,好的医生第一,是做医生该做的事情,医者仁心,医术高明,这叫好的医生,而一个好的医生通常能够得名得利,但得名得利只是他的附随后果,不能用附随后果取代医生的本质,但这些问题是争论不休的。

易中天:不是,它可以有另外一种推演方式,你说的这是一种推演方式。

罗翔:那是。

易中天:从我们承认有公平有正义,而且我们应该追求公平与正义,你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你可以这样推演,那我可以从利益的角度,同样可以推演到我们也要公平正义,它其实,出发点不一样,它结论可以一样,那我们现在来,来做一个推演,我们就假设所有人都是为了利的,那它就要明自一个道理,我是为了利的,他是为利的,他也是为了利的,所有人都是为了利的,那我们就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互利共赢,一种是你死我活,从利出发,这两个选择都是可能的。

罗翔:对。

易中天:存在吧,那么怎么选,就不能再从利的角度选了,也不能从义的角度选,从义的角度选,你违背初心,初心是为了利,你不能引入一个义的概念来选,那引入一个什么概念,智,就是你有一个聪明的选择和一个愚蠢的选择。

罗翔:对。

易中天:聪明的选择就是我让大家都得利,我也得利,愚蠢的方法说,宁可我得不到利益,我也不让你得利,我让通通的人都没有利益,这叫愚蠢的选择,这两个极端,当然我们大量的是中间利的,我们俩从两个极端讲,那么因此从利出发,也可以得出公平正义来,就是说,为了保证我的利益不受侵犯。

罗翔:对。

易中天:同时我就得去保证你的利益不受侵犯。

罗翔:对。

易中天:还保证他的利益不受侵犯,首先从防范角度讲,我们是不是该建立一个法律,因此出发点从利出发,未必导致恶果。

罗翔:您刚才说的,其实就是我们法律中经常讨论的社会契约论的起源,就是大家发现,哎呀,现在你打我我打你,人类彼此为敌,这个不太好,大家都会毁灭了,干脆大家坐下来聊一聊,坐下来聊一聊,我们让渡一部分的利益,这样成立了一个社会共同体,可以保护我们每一个人,但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逻辑问题在于,这依然只是一个假设性的理论,而且它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我让渡我的利益,你也让渡我的利益,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最好的是我骗你让渡了你的利益,但是老子的利益绝对不让。

易中天:好没问题,这个就必须要有一个惩罚制度。

罗翔:对。

易中天:让你做不成这件事,就你一旦触犯了,它就启动了另一个功能,你就完蛋,你就不敢,它只能让你不敢,它其实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一个标志。

罗翔:是,我相信这些东西。

易中天:相对公平。

罗翔:对,我始终认为,每个人内心中,依然有对公平和正义的向往,因为对公平和正义的向往,人类可以有合作共赢的机制,但是如果我们的立足点是在于,利益为起点,然后我们建立合作共赢,这个是非常脆弱的,因为它会,变量是会随时变的,他强大了,他有力量了,他还愿不愿意遵守这个契约。

易中天:他肯定不愿意了。

罗翔:当然这些问题是……

易中天:不,它同样的,你以那个……

罗翔:都很难。

易中天:假设的公平与正义为起点,以什么大义为起点,它同样会走向那个结果,因为也还是有就会出现一大堆的伪君子。

罗翔:是会有伪君子。

易中天:然后互相骗,骗到最后骗不下去为止,最后骗不下去就谁的拳头大,谁是老大。

罗翔:所以法家一直认为儒家太虚伪,但是儒家又认为法家太现实。

易中天:不是,儒家说法家太残忍或者太堕落。

罗翔:对,所以在某种意义上……

易中天:它最后只好,整个历史就是在他们两家之间摆。

罗翔:对。

易中天:内法外儒,它只好摆,它只好摆来摆去,它没办法。

罗翔:对,非常有意思,今天跟易老师学了很多很多,尤其关于中国古代的义利之争,儒家跟法家的争论,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可能也没有结论,但是确实我受益匪浅。

易中天:谢谢罗老师,其实我最想告诉大家一句话就是,没有结论就是最好的结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些讨论,甚至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发明一个叫哲学的东西。

罗翔:对。

易中天:哲学难道是告诉你终极真理的吗,不是的,它是告诉你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哲学就是一块磨刀石,它是用来磨刀子的,但它本身不是刀子,我就非常希望,我今天跟罗老师的对话,能够帮能够帮助大家磨磨刀子,但刀子不用来刑事犯罪,我们可以用来解开一些迷团。

罗翔:是,谢谢易老师。

易中天:谢谢罗老师,谢谢大家。

 

————


以上文字稿由【幕析图像】视频硬字幕提取软件识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