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仓颉造字的美丽传说相比,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发明似乎更具有现实意义。这些刻画在泥板上的线条被称为楔形文字,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而在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是这些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冯天瑜:所谓“甲”呢就是龟甲,它那个底部是比较平整,而且颜色也比较浅,而且它又比较坚固,它刻的文字就可以保存下来,这是甲。骨呢,一般来说是主要就是指的像牛马这些大型的哺乳动物,平面比较宽口的骨骼部分上面刻字,比如肩胛骨或者等等。
甲骨文所记录的都是殷商时期的统治者用龟甲兽骨占卜之后的结果,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这种文字一直到19世纪的最后一年才被人们所发现,而他的面世还有一段传奇的历史。
清光绪25年,也就是公元1899年秋的一天,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正在家中望着一片龟甲出神。这是家人从药铺抓来为他治疗疟疾的一味药材,名字叫做龙骨。王懿荣注意到,在龙骨的表面,隐隐约约的刻着一些不同寻常的字符串。出于职业敏感,王懿荣派人到药店把龙骨全部高价买下。经过仔细研究,他发现这些龙骨并非什么药材,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上面的符号则是上古时期的象形文字,与《史记》中“闻古五帝三王发举事必先决蓍龟”的论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