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历史为题材的原创话剧《儒行》正在小范围演出,舞台与观众之间,仿佛回到百余年前,无锡城与国学专修馆相遇的那一年。
1920年11月27日,《新无锡》报头版刊登了一则《国学专修馆招考师范生》,文告开篇写道,本馆感慨国学沦落,痛惜文化失坠,数年之后,恐怕中国人将不会再有人,精通中国文字了,世道人心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局面,可悲可痛。
国学这一名词的出现,最早是为了区别于当时的新学与西学等概念。自两次鸦片战争以来,欧美列强以压倒性的先进科技军事实力强行掳掠着古老的中国,面对时局日艰,国人把“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的宏愿寄托在教育事业上。
1861年,恭亲王奕䜣在京师设立同文馆,专门培养外语人才,兼学天文、数学、化学、医学、机器制造、外国历史,以及外国法律等等。
此后,洋务派一边陆续引入西学,一边派遣幼童出洋留学,西方近代科技文化直接碰撞以四书五经为绝对主导的传统教育,科举考试也曾尝试把西学内容,列为考试科目,以期求得实学致用的人才,中国近代教育开启了探索之路。
1895年4月17日,中日两国的全权代表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马关条约》正式本文上署名盖印,那些丧权辱国的条款刺激着民众的神经,国人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剧烈变化,变法改革成为种社会思潮,也让中西学之间的冲突陡然激烈。
彭林:当时在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击之下,我们很多知识分子,他对于本位文化的信心,完全崩塌了,要废除汉字,要取消24个节气,不让过春节等等,这个就是基本上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丧失信心,科学技术可以从西方引进,但是民族精神,是不可能从西方引进的。
整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整个教育界几乎人人竞谈西学新学,对于国学与西学之间的平衡,洋务派代表人物,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在大力开办新学堂的同时,也编撰《书目答问》,倡导青年人学习国学,他用《劝学篇》来阐明,怎样正确处理国学和西学的关系,提出教育应当汇通中西,权衡新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