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更多内容
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文本第一集:风雨世纪初丨第3章:瓜分之局
来源: | 作者:台词君 | 发布时间: 2024-08-18 | 100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中国的版图上,上海有着极其特殊的象征意味。它既是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的入海口,又是中国面向太平洋最大港口。19世纪中期以来,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一跃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

 

这是130年前的上海外滩,人们很难把它和后来高楼林立的繁华联系起来。自开埠以来,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外贸易的频繁,为上海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840年的鸦片战争教会了慈禧太后租借这个词。五年后,上海出现了第一个租界,面积830亩。到1899年,仅公共租界面积就达三万多亩。慈禧未必不知道,对清政府来说,这是一种丧失主权的耻辱。

 

1900年的上海正在成为一个发达的近代化城市,它的繁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从当时拍摄的一段影像资料中,我们可以领略世纪初上海的丰富多彩,世界最时髦的东西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一位美国记者这样写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上海却是这样。南京路100年前就是租界里最繁华的商业街,从这些照片上仍然可以看到南京路的成长过程。一条马路的兴衰是中国近代化过程的缩影。

 

当时中国人聚居的华界属于大清朝管辖,面积比租界小得多,法庭还沿袭着封建王朝的庭审方式,而在租界的外国人则享受着完全独立的治外法权。重建于1927年的江海关大厦一直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这里曾是中国海关税务司所在地,它的前身外观酷似英国的市政厅,可见当时英国在海关内的势力。英国人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长达48年之久。据1862年北华捷报报道,英国仅从上海拿走的白银就达1300万英镑,相当于1856年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儿。对很多人而言,上海是外国人在中国的首都,有人甚至说,上海是打开中国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