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摄制组南下广州和南京,采访岭南金陵画派大师,关山月傅抱石的后人和弟子,详细探究两位大师联诀创作当代中国画巨作,江山如此多娇的情景。
1959年,为了迎接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国家决定在北京建设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国庆工程,由于这项计划中,一共十个大型项目,故民间又称十大建筑。
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点将,要金陵和岭南画派的领军人物傅抱石、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一幅巨型山水画。
关怡:美协接到国务院的通知,叫你们美院,一起开个会研究一下,还有郭沫若老先生,定这个题目是周总理提出来,就是江山如此多娇,就是周总理提出来的,找两个画家合作画,就他们一起讨论的,我听说是,周总理因为也很了解画家们的,他提出来的说是,不要找同一个地方的,就是南北,过去分界线南北是拿长江来分的,当时关老还在欧洲办展览,为国家办的国画展,他带一个画展出国了,他是接到大使馆的电话,有紧急任务,让你马上赶回北京,回来才知道,原来是让他画大画。
关山月和傅抱石,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在北京东方宾馆里,一起研究交流,并互相提意见反复修改,但是草图完成后,一连三稿都未能获得通过,使两个人陷入了苦思。
关怡:就是把这张画画好,而且把毛主席的词意要表达出来,特别当中是周总理跟陈毅副总理,亲自来看,来启发他们,怎么理解毛主席的诗词,要怎么样把这画画好,所以他们都很感动,所以我父亲也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江山如此多娇这张画,是傅老先生跟我两个人画出来的,但是是集体的创作,是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劳动。
定稿后,两人很快投入了,激情澎湃的创作,用关山月的话来说,这是两个人一次非常愉快的合作,他们两个一直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