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纪录片《北斗》解说词文本丨第3集:时空文明
来源: | 作者:台词君 | 发布时间: 2024-08-08 | 113 次浏览 | 分享到:


濮存昕:如果可以穿越到远古,我们会发现那时的人类只能生活在出生的那小块儿地方。面对远方,他们常常感叹遥不可及。那时的人们甚至认为地球是走不到尽头的平面。但是敢于跋涉的智者慢慢发现,可以通过观测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树木,或者是堆砌起石块作为标记,来判断自己的位置和确定时间,这便是最原始的导航。早期地图的功能就是导航。我们的祖先已经登上峰顶,甚至像天空中的鸟儿一样俯瞰大地了。运用导航的智慧,人类的活动空间逐渐扩大,从陆地延伸到海洋,从地面飞向太空,这便是文明的进步。

 

一艘仿照中国唐代古船制作的模型,还原了九个完备的水密舱。这是全世界迄今发现的古船中最早具备水密舱的实力。早在公元7世纪,这些船便航行在中国南方的内河与周边沿海。

 

导航一词源于航海,在没有参照物的茫茫大海上,人们对导航的需求关乎性命。敢于驾舟入海,乘风破浪,古人可以依靠星空辨别方向。在西方天文学中被称为大熊星座的尾部七颗明亮的星星。在英语中时常被称为大勺子或是梨。而在中国,这七颗星称为北斗,居于北天之中,地位尊崇。斗口的天玄星和天枢星连线延长约五倍远,就可以找到明亮的北极星。在当前的数百年间,北极星恰好位于地球自转轴的方向,所以从北半球看,它的位置变化微乎其微。因地球自转,北斗在视觉上会每天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犹如悬于天上的时钟。古人会根据北斗相对于北极星的不同位置,从斗柄所指大体确定时间和方向,甚至拟定二十4节气。作为古代重要时间与空间基准,北斗开始被人们崇拜,并逐渐演化为文明的图腾。

 

2020年,故宫的建筑历史恰好整整600年。下令建造这座宏伟宫殿群的明代永乐皇帝朱棣,在构思阶段便将北斗崇拜融入布局,他以屋顶上的宝瓶装饰,将七颗北斗星辰藏入其中。神话、科学、艺术融为一体,工匠们把美学幻想中的九天宫殿变为人间的现实。

 

御花园西北处的成瑞亭,至清代成为专门供奉北斗神明的特殊空间,祈求北斗能护佑着人间的安宁。在永乐皇帝朱棣的心中,除了一座庞大的紫禁城外,北斗还将引领着他的船队远赴重洋。

 

1405年开始,由郑和率领的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向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行,到访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知最远抵达了东非与红海,成为当时世界最大规模的海上探险行动。

 

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一块铅芯板保存着郑和船队过洋牵星的古代导航数。在郑和的航海图上,有着船到北辰星四纸的记录纸,是铅芯板的计算单位,代表着船身与北斗之间的测算距离,以此获得船队位置。在人类寻找方向的历史上,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地球物理现象辨别方向的奥秘。指南针在12世纪末传入欧洲,让导航脱离了季节的限制,无形中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