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解说词文本丨第12集:血脉
来源: | 作者:台词君 | 发布时间: 2024-09-14 | 1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4年初冬,张保田登上一段长城。他正在寻找的是一段百年前的影像记忆。

 

真是有和古人对话呀,和建筑者对话的感觉哎。

 

2001年,张保田无意间看到一张照片,改变了他的生活。这张照片上,几位八路军战士在一次歼灭日军的战斗胜利后,在长城上振臂欢呼。张保田查阅大量资料发现,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沙飞,拍摄日期为19409月下旬,也就是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期间,张保田在博客上写下这样一段话,八路军欢呼胜利的古城堡,如今安在否?

 

自从1860年以来,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这一系列来自海上的外来威胁,开启了中华民族长达百年的民族抗争史。长城这道巍峨壮丽的军事防御线,在抵抗外辱的过程中再次启用。1933年,为了抵抗日本精锐主力的进攻,二十多万中国军人在喜峰口、古北口等长城沿线血战了一百多天,誓与长城共存亡,成为抗日战士们的共同誓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

 

1935年,以抗日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在上海首映,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很快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长城精神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抗战队伍。

 

经过两年的寻找,张保田找到了这张照片的拍摄地,在相同的角度、相同的地点拍摄下一张照片。

 

从此,寻找长城老照片的拍摄地,在原拍摄位置拍摄新照片,成为张保田和夫人王建军十几年坚持不断的事业。

 

19世纪60年代,照相技术发明之初,长城就开始进入摄影师的视野。这张拍摄于古北口潮河西岸的卧虎山长城,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长城。摄影。斯坦因、莫里循、盖洛。这些在20世纪上半叶来到中国的探险者和旅行者,无不曾经将手中的相机对准中国长城这一令人惊叹的建筑。也正是这些西方摄影师的介绍,使得长城为世人所熟知。


——中间部分——


根据设计方案,金山岭长城的维修思路采取的是最小干预原则,也就是在不破坏建筑遗迹的前提下,用尽可能一致的建筑材料修补必须要修补的残破部分,排除长城建筑遗迹可能坍塌的危险。这是最难的。施工的时候可能是一遍遍的去做,有时候甚至就是气完了。这是他工人的技术水平是很好,但是就是因为破坏了他原始的状态就要拆掉。所以我们也经常告诉这个工人师傅,您现在的身份就像一个雕塑家,是还原长城的最原始的那种风貌。

 

长城,这道蔚为壮观的建筑奇迹,正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辛劳的成果。如今,现代中国人的智慧与情感依然与古老而沧桑的长城紧密相连。重新审视长城所经历的2000年文明史,终于发现一个古老而深刻的秘密,正是这道伟大的长城,造就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自从长城诞生以来,长城内外逐渐形成了农牧两大统一体。伴随着两千多年持续不断的长城修建活动,长城内的汉族通过屯垦、移民和通商,在非汉族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把长城内外各民族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在的民族实体,并取得了大一统的格局。这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长城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古老长城的烽火台上,狼烟不再升起,曾经的鼓角争鸣、刀光剑影早已褪去。今天,蜿蜒在中国北方大地之上的长城,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