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6年6月的一天,一封来自湖南岳阳的书信和画轴展现在河南邓州知州范仲淹的面前,画上绘制的是洞庭湖边一座刚刚修好的楼阁。
对于远隔千里的范仲淹来说,这座楼是如此陌生,却又无比熟悉。感慨万千之余,他开始奋笔疾书,从此他的名字将与这座楼千古相连,不可分割。
八百里洞庭,湖光山色。这座耸立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的楼阁,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
从明代开始,岳阳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从众多的楼台亭阁中脱颖而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如果说黄鹤楼是平民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滕王阁则是风流才子寄情山水之所,而唯独岳阳楼却成为天下知识分子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载体。原本都是山水之间的景色,却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出完全不同的人文内涵。是谁赋予了岳阳楼胸怀天下的文化重任?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岳阳楼经历了什么沧桑与传奇?这在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独一无二的盔顶,暗含着岳阳楼什么样的缘起呢?据说这独特的建筑屋顶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距今1700多年前,洞庭湖畔曾经登顶过一位胸怀天下百万兵的人物,他就是三国时期东吴的水军都督鲁肃。
公元210年,刚刚接替周瑜职务来到巴黎的鲁肃忧心忡忡,因为他面对的敌人是大名鼎鼎的关羽。此时关羽正率军3万兵临城下。这一年,刘备对荆州的有借无还激怒了孙权,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而曹操也随时可能再次南下卷土重来,局势可谓十面埋伏。这场争夺使得巴陵卷入斗争的漩涡。周瑜在任时,巴陵只是一座储备军粮的底格。上任后,鲁肃做了一件周瑜不曾做过的事情,修筑巴丘城。
在先秦的时候到一直到三国这么一段的时间,包括南北朝岳阳都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它的北面是长江,这一边田叫三湘四水,都流入洞庭湖。在北面靠近湖北的蒲圻方向有一个赤壁。当时魏周湖形成一个非常是这样的挣脱的一个争夺这样一个军事地位。所以由于这个战争的控制住了洞庭湖与三江口和上浆这样的一个地理位置上,他有点曰控制了三国的一个局势。鲁肃在巴丘山下选择宽阔的洞庭湖水面作为训练水兵的基地,同时临水建起一座桥楼,便于指挥和检阅水军,名为岳军楼,据说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
据三国志记载,孙权于夏四月大赦,诏诸郡县治城郭,起谯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当时三国鼎立,天下大乱,孙权颁发诏令,各地修建谯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