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6年6月的一天,一封来自湖南岳阳的书信和画轴展现在河南邓州知州范仲淹的面前。
画上绘制的是洞庭湖边一座刚刚修好的楼阁。对于远隔千里的范仲淹来说,这座楼是如此陌生,却又无比熟悉。感慨万千之余,他开始奋笔疾书,从此他的名字将与这座楼千古相连,不可分割。
公元1044年冬天,年仅58岁的范仲淹因推行新政遭反对派攻击,被贬职到河南邓州做知州,这一年是庆历四年。在邓州刚刚兴办了花州书院广推教育的范仲淹,接到昔日好友滕子京从越州辗转而至的信函,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看到老友的来信,这位58岁的老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同榜录取进士,同样满怀报国之志,同样入朝为官,如今又同是天涯沦落人。而让范仲淹尤为感慨的是滕子京谪守巴陵期间的显著政绩,以及重修名楼背后的壮怀心志。滕子京在信中写道,无文字称记,曾不若人俱胝体,而精神未现也。
那么,岳阳楼的精神是什么呢?范仲淹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此时离他进京升任宰相不到两年时间,公元1043年4月,宋仁宗将正在西线边防与西夏叛军作战的范仲淹调回东京,白发将军升任为副宰相,参与主持朝政。当时,北宋的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百姓负担十分沉重,国家财政却入不敷出,内忧外患不时爆发。亟待稳定政局的仁宗皇帝似乎显得格外开朗和进步。他三番五次召见范仲淹、滕子京等人,督促他们立即拿出改革方案。这让范仲淹激情四溢,因为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已经萌生以辅佐君主、治理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年轻的范仲淹和当时所有的科举学子一样,志在金榜题名,登上庙堂。27岁那年,他和藤子京等人一起考中了进士,从此步入官场,走入仕途。
公元1026年,由于母亲病故,范仲淹离开朝廷回到河南商丘丁优丁尤。期间,他做出了一件违背祖制宗法的事,而这件事也成为他思想发展轨迹的转折点。回家守孝期间,按照当时历史的规则,他是不应该再去操心这些国家之大事了,应该安心守孝,做一个孝子。但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了很多老百姓的疾苦,很多管理上的一些不合适的一些政策。所以他向皇上写上了1万年书,它体现出那种对国家的一种忧虑,对老百姓疾苦的一种忧虑就体现出来。他当时已经有了这么种忧虑的一种情怀。
丁忧结束后,经过晏殊的推荐,范仲淹荣升密阁教里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侍从,从此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够耳闻不少朝廷机密。对一般宋代官僚来说,这是难得的腾达捷径。然而,由于对皇上直言劝谏,针砭时弊,范仲淹的仕途出现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