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更多内容
纪录片《佛国记》解说词文字稿丨第3集:圣域取经
来源: | 作者:台词君 | 发布时间: 2025-01-11 | 31 次浏览 | 分享到:


公元402年底,已经六十六岁高龄的法显与身边的两位同伴重新上路,来到了那竭国,也就是今天阿富汗的贾拉拉巴德。据传说,在那竭国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幽暗的石窟,当地人都说此石窟中,可以看到佛祖的影子,但由于路途偏远,很少有人愿意来到这里,但是法显却毅然,来到了石窟之中,他要观瞻佛影,体验佛祖的荣光。在幽冷的山洞里,法显的内心,完全被虔诚的信仰所笼罩。

 

离此洞稍远些观察,如同佛陀真容的影像,便清晰可见,佛陀金色的相,十分鲜明而熠熠发光,感觉佛陀好像真的是在那里。

 

这是法显第一次,与佛的本体做近距离接触,在他心中佛陀不再是典籍中,虚无缥缈的存在,而是切实地来到了自己的身边,也许这一切,都是独特的光影幻觉,但在法显的内心深处,这团金色的光芒,将成为明灯,照亮他接下来的旅程。

 

公元4033月,法显三人离开那竭国,向西南方的中印度前行,他们即将第二次翻越,可怕的雪山,这就是贾拉拉巴德城,以南的塞费德科山脉,当时被称为小雪山,谁都没有想到,这将是法显西行求法以来,最为惨痛的一次劫难。

 

当法显三人爬到小雪山的北阴面时,突然遇到寒风骤起,这时正值春寒,刚刚大病初愈的慧景,受不了寒风的袭击,倒在了雪地里,再也没能爬起来。

 

我已经不能活下去了,你们可以赶快离去,不要等着一起死掉。

 

取经的愿望还未实现,你却早早往生,命运为何如此捉弄人。

 

法显性情坚毅刚强,从不为外物所干扰,这是他西行四年以来,第一次感情外露,法显在修行中是虔诚的信徒,在尘世里,又是一位极重情义的伙伴,然而恶劣的环境与悲痛的心情并没有击倒法显,埋葬了慧景后,法显与道整奋然前行,翻过小雪山,进入中印度境内。

 

这里是佛教的发源地,也是印度佛教文化,最为丰富的地区,如果说法显的北天竺之行,打开了他探索佛国世界的一扇窗户,那么中印度之旅就是向他敞开了佛国世界的大门,法显就像久旱的禾苗,畅饮着佛祖酒下的甘露,此时的他,已经多少摆脱了朝圣者的心态,更多的是以一个外国旅行者的身份,来观察印度诸国的风土人情。法显曾这样介绍,自己眼中的古印度。

 

这里气候温和,寒热适中没有霜雪,人民殷富快乐,没有户籍和官法,他们的人身也是自由的,想耕种就耕种,想离去就离去。

 

在法显的笔下,这里就是人间的乐土,自由的天堂。

 

一千六百年前,法显沿着佛祖走过的道路,行进在恒河平原上,在他著名的《佛国记》中,对所有的一切留下了大量的记录,不过法显不会想到,他书写的游记,竟然成为了一个民族,失落的历史记忆。

 

古代印度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由于对精神世界极端重视,从而漠视现实生活,导致几乎没有任何史籍流传于世,而法显玄奘,等外国旅行家的笔记,就成了研究古代印度史最重要的史料。

 

1987年,印度历史学家阿里,在写给北大季羡林教授的信中说,没有法显等高僧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说中古时代的印度历史,是一团迷雾的话,那么法显的《佛国记》,就是澄清这些阴霾的那缕阳光。

 

公元404年,法显经过一年的艰苦跋涉,来到了释迦牟尼的出生地,位于如今尼泊尔境内的迦维罗卫城,因为法显认为只有在佛祖的故乡,才能够寻找到完整的戒律。然而当法显驻足于此的时候,才发现往日的佛祖荣光,已不复存在,切都成过眼云烟。城中一片荒芜,只剩下民户数十家,既有被当地人奉为圣物的白象在旷野里游荡,又有狮子在道路上横冲直撞,佛法在佛祖的家乡业已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