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神话,说有个巨人,拿着手杖,不停与太阳赛跑,最终他追上并进入了太阳,太阳的炎热让他饥渴难耐,因为口渴,他跑去喝干了黄河渭河之水,还是不解渴,又往北去喝大泽的水,没到就渴死在路上。他丢弃的手杖,化作一片桃林,这就是上古奇书《山海经·海外北经》记录夸父逐日的故事。
行文有囊括六合,举重若轻的气魄。这里夸父逐日的目的,并未明言,就是光芒逼人地显示自我存在的逐日行为本身,他虽然失败了,但成为悲剧英雄之后,还要弃杖成林,福荫后世,一种生命意志的强力,简直是力透纸背了。
除却夸父逐日“道渴而死”的说法,《山海经·大荒东经》提及夸父的另一种死法,涿鹿之战中,应龙作为黄帝方的猛将,杀死蚩尤与夸父,取得战争最终胜利,那么问题来了,夸父究竞是被应龙杀死,还是逐日渴死的?最为奇怪的是,《大荒北经》综合了夸父的两种死法一并道来,既是北去大泽的路上渴死,也是被应龙杀死,难道夸父可以死两次。
我们看看夸父出身何处,夸父住的地方,叫做成都载天,就是上通于天,下通于幽都之门的天柱,幽都之门呢,就是幽冥之地的大门,而夸父的祖父后土,是管理幽都的神,那么夸父又居住在连通幽都之门的成都载天,起码也得是幽都的看门人吧!形容夸父的样子为,耳朵上挂两条黄蛇,手上把玩两条黄蛇。
孙雪飞:夸父的形象,当中比如说可能在《山海经》是像巨人一样,渴望一种力量,那像在郭璞的注释当中呢,他说也叫举父,实际上就是夸父,说是他身上有这个虎豹的纹样,有猴子的这个特性,所以这是非常有趣味的,有对比性的一个形象。
如晋代学者郭璞所注,崇吾之山有个,长得像猴子的举父,也叫夸父,《山海经》里,夸父都成为一个形容动物的标准了,时而“有鸟焉,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时而“有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夸父似乎是混同于鸟兽的异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角色。
神话思维里,物种之间的形体转换,不要太多,死后化作怪兽的,也有变成一条鱼的,一个猴子也可以变成夸父那般的巨人,实属正常。
面对超脱理性的神话,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夸父原本就是终日不见阳光的幽都之人,一见到太阳就要追逐,太阳也许就是让夸父,或者举父从猴子,变成巨人的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