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典籍里的中国
表演:王学圻 张晓龙 邵兵
(西汉)
杨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撒贝宁: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
杨恽: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你读过我外祖的书。
撒贝宁:那当然,而且我还知道,你叫杨恽,太史公司马迁是你的外祖,刚才你背的这一段是《太史公书》的开篇《五帝本纪》。
杨恽:你是谁。
撒贝宁:我嘛,算是你外祖的一个远方而来的学生,特地来拜访他。
杨恽:我外祖家就在前方。
男学生一:报,《太史公书》《本纪》十二篇,勘验完毕。
男学生二:《表》十篇勘验完毕。
男学生三:《书》八篇勘验完毕。
男学生四:《世家》三十篇勘验完毕。
男学生五:《列传》七十篇勘验完毕。
女儿:父亲,《太史公书》一百三十篇勘验完毕。
司马迁(老年):今日,《太史公书》要入阁,先父与我两代人,竭尽毕生精力,著成此书,现已校验无误。
学生们:诺。
男学生六:送书入阁。
司马迁(老年):《太史公书》入阁,足以告慰先父之灵。
杨恽:外祖,我回来了。
司马迁(老年):恽儿,《五帝本纪》背得怎么样。
杨恽:能背了,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司马迁(老年):恽儿聪明。
杨恽:这位兄长会背更多。
司马迁(老年):你也会背。
撒贝宁: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司马迁(老年):我这《太史公书》尚未公之于世,你为何能背诵。
撒贝宁:晚生名撒贝宁,是两千多年之后的一个读书人。
司马迁(老年):两千年以后。
撒贝宁:正是,两千多年之后,您的这部《太史公书》被称为《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经典,我们从小就读,学生此番前来,是想知道,先生是如何完成《史记》这样一部巨著的。
司马迁(老年):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我父亲告诉我,修史是我们司马家的使命。
司马谈:背。
司马迁(童年):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
司马谈:此为何意。
司马迁(童年):我司马氏始祖为黄帝之孙,颛顼时的重黎氏。
司马谈:始祖们都是做什么的。
司马迁(童年):重是天官,观星象,定历法,黎是地官,执掌农事,重黎氏分司天地。
司马谈:我司马一族,,历经尧,舜,夏,商至周,世代为天官,掌管历史。
司马迁(童年):我长大了也要当史官。
司马谈:是吗,史官,不仅要记述先贤,还要实录当下。
司马迁(童年):那我先记一件事。
司马谈:何事。
司马迁(童年):从今天起,司马迁要做史官。
司马谈:你要做史官。
司马迁(童年):(点头)。
司马谈:哈哈哈,好孩子,今天为父要赠你一支笔,就作为你的“史官之笔”,要记住,史官要敬畏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
司马迁(童年):(点头)。
杨恽: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
司马迁(老年):恽儿聪明。
女儿:恽儿,不要打扰外祖和客人谈话,走,娘带你读书去。
杨恽:外祖,我告退了。
司马迁(老年):嗯。
杨恽:先生,我走了。
司马迁(老年):诸位辛苦了。
撒贝宁:刚才杨恽背的那一句,应该出自您写的《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老年):父亲让我从小在家乡耕读,直到我二十岁才受父命,离家壮游山河。
司马迁(青年):迁儿远行游学,拜别父亲。
司马谈:迁儿,用这支笔,记下你看到的一切。
司马迁(青年):迁儿记下了。
男跟随:先生,等等我。
(《史记·五帝本纪》)
男跟随:先生,此地便是九嶷山,我们为什么要来这儿呢。
司马迁(青年):追怀舜帝的美德。
大家伙:大舜,大舜,等等我们,等等我们,大舜,等等我们。
大舜:舜何德何能,值得诸位舍家追随。
男一:因您有忠孝的美德。
男二:因您有礼让的美德。
大家伙:所以追随您。
司马迁(老年):舜帝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而闻名,他走到哪里,美德就在哪里流传,相传一年的时间,舜帝居住的地方,就会成为一个村落。
撒贝宁:两年就会成为一个小城邑。
司马迁(老年):三年。
撒贝宁司马迁(老年):就变成了大都城。
司马迁(老年):你读书,记得很牢。
撒贝宁:谢谢先生夸奖。
男三:追随有美德的人,我们会过上好日子。
大舜:我一定努力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我会对待你们的亲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我们把每个小家聚合成一个大家,咱们就是一家人。
大家伙:对,咱们是一家人。
司马迁(青年):以忠孝传善天下,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司马迁(老年):《五帝本纪》,我写舜帝的文字用得最多,就是想把舜帝的忠孝传至千秋万世。
撒贝宁:百行孝为先,忠孝传家后来成为了世代相传的中华家风,这要感谢您的记述。
司马迁(老年):要感谢大舜。
大家伙:谢大舜。
(《史记·夏本纪》)
司马迁(青年):我在会稽山探禹穴,遥想大禹会盟诸侯盛况。
大禹:诸位都是一方诸侯,今日召集大家会盟,共同祭祀天地,是为了合为一体,安定家园。
大家伙:合为一体,安定家园。
撒贝宁:大禹的事迹,我记得您在《夏本纪》中做了记载。
司马迁(老年):我记大禹,很多出自《书》中的《禹贡》一篇。
司马迁(青年):会稽山不仅是大禹会盟诸侯的地方,也是他的后世子孙越王勾践被困之地。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勾践:后世子孙勾践携族人前来祭拜先祖大禹。
儿子:父王,祖先为什么葬在会稽山。
勾践:他治国有方,天下安定,在此会盟诸侯,功成而崩,就地安葬于会稽山。
儿子:先祖崇高。
勾践:我曾被吴王夫差困于会稽山,从一国之君沦为奴仆,我那时时常感慨,吾终于此乎。
儿子:父王卧薪尝胆,终一雪前耻,护住了越国。
勾践:先祖,越国还在,家国无恙,后世子孙勾践拜先祖。
撒贝宁:您为勾践写下《越王勾践世家》。
司马迁(老年):越王勾践是大禹的后人,勾践的祖先受封在会稽山一带,是负责祭祀大禹的。
撒贝宁:像大禹这样的先贤,应当永远被祭祀。
司马迁(老年):后世还祭祀大禹吗。
撒贝宁:在我们那个时代,公祭大禹的活动已经是国家级的祭祀盛典。
司马迁(老年):好。
撒贝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流芳后世。
司马迁(老年):勾践遭难,却为国忍辱,若无他的激励,《太史公书》未必能有今日成书一刻。
撒贝宁:所以先生写下了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敬佩先生。
(《史记·孔子世家》)
男跟随:先生,此为何地。
司马迁(青年):杏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