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更多内容
纪录片《中国古建筑》解说词文本丨第8集:营造传承
来源: | 作者:台词君 | 发布时间: 2024-09-30 | 53 次浏览 | 分享到:


1919年的一天,在南京的江南图书馆里,这本被尘封了近千年的宋营造法式被一位中年人在偶然间发现了。这个中年人就是做过晚清京师巡警厅厅城北洋政府交通部总长、内务部总长并代理过总理的清末明初巨鲩朱启钤。他曾为缓解北京正阳门交通,力排众议,亲自拆掉了前门瓮城的第一块砖,还负责修缮过北京的故宫和一些老建筑,具有开阔的视野和相当的国学根底,同时又能接受西学为我所用。

 

我的外祖父朱启贤当时在南京的时候,在在图书馆发现了李明中的营造法式的这手抄本。当时看了以后非常兴奋。因为当时来说,中国的古建筑主要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国外日本。有些日本人看起来比较简单。当时国人在中国的这个建筑,这历史技术上来说,就没有什么文献的现代人的研究。朱启钤返京后自己出钱营业,并请出了当时著名的藏书刻书家桃香修整此书。朱启钤日后谈起此事时说道,自得李氏此书而起,前肢营造之趣味乃愈增,希望乃愈大,发现亦多。

 

1925年,桃香板营造法式出版,朱启钤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建筑而组建了研究机构营造学会。几年后,他因举办了一次中国建筑的展览会而得到了中美庚款的第一笔研究经费。朱启钤抓住机会,于1929年在自己的家中创立了中国最早的建筑研究团体中国营造学社。

 

此时的朱启钤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古建筑的建筑手法都是师徒口授,那些老教师们的行话必须破译。他的营造学社急需要一批既具有国学根底,又具有新思想的现代建筑师。由于这个外资父的那会儿出过国,对国外一些的先进的科学比较重视。怎么整理这些资料呢?就需要有一个团体来来办这个事儿。需要找一批人,就是不仅对中国汉学有一定基础,对中国古建筑有兴趣,而且要懂得国外的调研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把我们传统的工程技术文化营造学整理出再来传达给后世。

 

1930年,从美国学成归国的梁思成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并担任了法事部主任。此时的营造学社搬到了天安门内故宫的一角。梁思成每天到这里来上班,开始了他的古建筑学术生涯。此时的中国建筑在学术界还是一块空白。在梁思成看来,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应该让世人了解它的建筑史,使中国建筑立于世界建筑之林,这是一个中国建筑师的使命。1932年春,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脱稿,为与宋营造法式相互比较,梁思成很希望能够找到在时间上已过去1000年的木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