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纪录片《中国酿造》解说词文本稿丨第1集:底色见华夏
来源: | 作者:台词君 | 发布时间: 2024-12-22 | 45 次浏览 | 分享到:


如果说绍兴酒主打一个慢,也有的酒快到3天可成,正如风风火火的襄阳人,凌晨三点便要给城里的牛肉面馆,去投喂早餐酒,夏日旺季,他一早上要送300多家,牛肉面配黄酒是襄阳人的执念,老老少少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来排队,襄阳有4000多家面馆,仅城区的人,一天就能喝掉50吨黄酒,为什么要赶着一大早来喝襄阳人表示趁新鲜,从出酒起,它的味道就在变,哪怕一天之内,早晨与晚上喝,味道都不一样,等等,为什么这黄酒是乳白色的糯米用清水浸泡一天,蒸熟,当头一桶冷冽的井水,可以让它们急速冷却到糖化和发酵的最佳温度,淋饭法,是中国黄酒最古老的酿造方式,撒入独家的酒药后,拌匀,在米饭中间掏个洞,24小时后,酒窝里便盛满了从周围渗出的酒液,米饭中的淀粉,分解出大量悬浮颗粒,被活跃的酵母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带动翻滚,使酒体呈乳自色,此时发酵被人为中止,酒未经陈酿不会产生美拉德反应变为琥珀色,这就是2000年前,中国人喝到的浊酒,由于发酵时间短,杂菌还来不及生长,无须蒸煮灭菌,襄阳人爱的就是这份鲜甜酸爽

 

这种粗放的滤酒方式,也与古人如出一辙这幅《漉酒图》,画的是一个朋友去拜访陶渊明,正赶上他新酿的酒熟了,率性的陶渊明,就顺手取下头巾来滤酒,豪爽的襄阳,酿的不是酒是汉唐遗风,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之称的襄阳,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陆码,白天行船晚间卸货,客商或工人忙碌一夜后,通常会来碗黄酒,卸下一身的疲乏,码头文化的快节奏,造就了襄阳对“鲜酒”的狂热,襄阳的酒是江湖的酒,也是古诗词里的酒,孟浩然在这里与友人“把酒话桑麻”,杜甫写下“白日放歌须纵酒,李白在此放言“一日须倾三百杯”,当浓稠的浊酒,倒进拙朴的大海碗,时光便仿佛倒回千年以前,喝酒的,还是那群鲜衣怒,青春做伴的少年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