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轨迹,创立了二十四节气这个古老而科学的时间制度,称为“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中国第五大发明”。
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垫、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分别以夏至、冬至,作为一年之中白昼最长、最短的时间点,以春分、秋分,作为昼夜最平衡的点,通过这四个时间点,一年分为四个部分:春,夏,秋,冬。
古时,这套时间制度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指导农民预测冷暖,春种秋收,还是民俗文化的风向标,例如,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后来逐渐演变成祭天祭祖的节日,在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一1912年),每逢冬至,皇帝便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现在,二十四节气早已超越传统的农耕生活,深入到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它通过特殊的节令食物和文化仪式提示人们顺应季节的交替,节气饮食习俗依然流行,像立春日吃春饼,清明日扫墓踏青,立秋时贴秋膘,立冬补冬等鲜活的节气依然流行,成为了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仪式感。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断加深,以二十四节气为灵感的美食菜品,创意设计等文化产品层出不究,这个古老的时间制度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和生机。
对中国人来说,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共同的认知体系,体现的是一种集体认同的情感纽带,体现的是中国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它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