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更多内容
纪录片《黄河之歌》解说词文本丨第2集:大河滔滔
来源: | 作者:台词君 | 发布时间: 2025-01-04 | 34 次浏览 | 分享到:


大河上下,被称作门的地方,往往是峡谷的紧要之处。龙门,被地理传说和历史同时选中的一个关口,这里被称为黄河的咽喉。

 

在传说中,龙门狭窄的山口,是大禹为了治水而开凿,因此这里也被称为禹门口,由于治水的功绩,大禹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君主,中国传统的历史叙事,也从大禹时代开始。将大禹治水的故事作为历史记载下来,并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人,也出生于龙门,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对于自己成长环境的自述。

 

龙门所在的陕西韩城,正是司马迁的家乡,从38岁起,历时十余年,司马迁撰写了52万多字,记录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前后3000多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司马迁对于历史的梳理和记录,奠定了后世中国人持续数千年的文化记忆。在司马迁笔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创者大禹的故事,是从黄河泛滥开始的。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这是《史记·夏本纪》中,大禹正式出场前所面对的问题,这位传说中的英雄奉命治水,据记载为了治水,大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使得大河安澜。大禹治水的成功,意味着先民们从滔天的混乱中,重新获得秩序。

 

在这个中国式的创世神话中,中华文明开始了持续数千年的历史叙事,没有哪条河流对文化的影响,像黄河对中华文明的影响那样大,从历史被书写的那一刻起,黄河就无可争辩地具备了在中国历史记忆中的核心地位。在《史记·封禅书》中,司马迁以近乎确凿的口吻,将奠定华夏文明基础的夏商周三代所在的位置,聚焦在黄河与洛河一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我们需要用地图去解读司马迁留下的历史密码。